1863年,张之洞总算熬出了头。多年寒窗苦读,顶着一次次落榜的打击,他终于在会试中杀出重围,拿下第141名的好成绩。谁知这只是个开头,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——殿试上,他挥毫泼墨,写下一篇两万多字的雄文,直接把慈禧太后给震住了。那文章大气磅礴、文采飞扬,慈禧一看就拍板:这小子不简单!于是,张之洞一跃成为一甲第三名,荣登探花宝座。那一刻,他意气风发股票质押配资,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慈禧的感激,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要起飞了。
可就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,命运偏偏给他泼了盆冷水。家里头,本该是温馨港湾的地方,却冷不丁酿出一场悲剧。他的妻子石氏,是贵州知府的千金,模样俊俏不说,还知书达理,家里大小事都被她打理得妥妥帖帖。婚后,两人甜甜蜜蜜,生了一双儿女,外人瞧着都说这是天作之合。可谁能想到,这表面上的和美底下,竟埋着炸雷。
那天晚上,夫妻俩为孩子的事吵了起来。张之洞觉得儿子大了,该送去读书,接受正儿八经的教育;石氏却舍不得,觉得孩子还小,离不开娘的照顾。两人你来我往,越说越僵,谁也不肯松口。张之洞本来就因为科举和仕途的事憋了一肚子火,这会儿彻底炸了,气得脑子一热,抬脚就朝石氏踹了过去。
展开剩余66%“砰!”石氏应声倒地,头撞在桌角上,一下子没了动静。张之洞还以为她在装可怜,气呼呼地嚷道:“起来,别在这儿装死!”可喊了半天,石氏还是躺那儿一动不动。他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凑过去瞧,才发现大事不好——妻子口鼻流血,已经没了气儿。
这下张之洞傻了眼,整个人像是掉进了冰窟窿。他又是心痛又是害怕,心痛的是自己亲手害死了贤妻,害怕的是这事儿要是传出去,名声没了,仕途毁了,说不定还得吃官司。为了保住自己,他咬咬牙,收拾了份厚礼,带着两个孩子直奔石家,跪在岳父岳母面前,把事儿全抖了出来,求他们饶他一命。
石氏的爹娘听到女儿死了,差点没晕过去。岳母一把揪住张之洞的衣领,哭得撕心裂肺,骂他没良心。岳父是个知府,脾气火爆,抡起拳头就砸,边打边吼:“杀人偿命,天经地义!我非让你给闺女偿命不可!”张之洞知道自己理亏,低着头抱着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嘴里直喊:“我该死,我该死,可怜这俩孩子怎么办啊!”
两个小家伙看着大人哭,也吓得哇哇大叫,场面乱得像锅粥。岳父盯着孙子和孙女那泪汪汪的小脸,心一下子软了。他琢磨着,孩子已经没了娘,要是再没了爹,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?张之洞虽然混账,可好歹刚中了探花,前途一片光明,跟着他,孩子们兴许还能有个好将来。思来想去,岳父咬咬牙,硬是咽下了这口气,饶了他。
这桩惨事总算被压了下来,可张之洞心里却落了个大疤。他知道,自己一脚踢死的不仅是妻子,还有自己的良心。从那以后,他把愧疚藏得死死的,拼了命往仕途上钻,想用功名来填补心里的空洞。果不其然,他后来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,官做到两广总督、湖广总督,成了晚清的大人物。在洋务运动里,他还办起了汉阳铁厂、湖北织布局,风头一时无两,人称“洋务派四大名臣”之一。
可再大的成就,也抹不掉那段黑历史。每到夜深人静股票质押配资,他总会想起石氏倒下的那一幕,想起她最后的样子,心里像被针扎似的疼。他用尽一生去追功名,却怎么也逃不出那晚的阴影。
发布于:北京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