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7日晚,南京同曦主场108-113憾负新疆可靠的炒股配资,总比分0-2止步季后赛首轮。这场失利不仅终结了球队的“黑马之旅”,更让林葳、曾繁日等四名核心球员的未来走向成为焦点。
就在4月8日上午,林葳冲击NBA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支持者认为,他场均21分的本土得分王数据证明实力,而经纪公司Lift Sports旗下拥有莫兰特、班凯罗等NBA球星,资源不可小觑。但质疑声同样尖锐:1米90的身高在NBA后卫中毫无优势,35%的三分命中率也难敌顶级防守者。有球迷直言:“与其当饮水机管理员,不如留在CBA当核心。”
曾繁日的合同问题堪称同曦今夏最大悬念。这位30岁的老将本赛季场均贡献10.2分6.5篮板,G2面对新疆内线更是10投7中,展现出“吃饼 防守”的全能属性。广东球迷至今记得他三连冠时期的铁血防守,而北京首钢据传愿以500万年薪挖角。但同曦球迷担忧:“放走曾繁日,内线就剩‘大外’独木难支。”
展开剩余63%贝帅赛后的发言看似四平八稳,实则暗藏危机。尽管球队首次打进季后赛,但防守效率联盟倒数第五的问题被刻意淡化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他的“保守战术”导致同曦关键时刻缺乏打破僵局能力——G2第四节被新疆打出20-8的高潮,正是战术单一的体现。更讽刺的是,贝帅强调“稳定发展”,但同曦今夏可能流失至少两名主力。
赵柏清的自我批评引发共鸣。这位24岁内线本赛季场均14.5分6.5篮板,三分命中率38.2%,但G2关键时刻连续失误暴露心理短板。有趣的是,同曦年轻球员普遍存在“顺风猛如虎,逆风软如泥”的问题。有球迷建议:“该学学辽宁队的‘大心脏’,否则永远成不了气候。”
同曦本赛季的爆发堪称CBA最励志故事——从“鱼腩”到季后赛,他们用年轻球员的冲击力打破了传统强队的垄断。但浮华背后,“逆袭模式”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:
人才断层:除林葳、王岚嵚外,梯队建设几乎空白;
战术单一:过度依赖“快打旋风”,季后赛遭遇针对性防守即崩盘;
商业价值:球市火爆但盈利模式单一,老板陈广川的“烧钱”还能持续多久?
有人说,同曦的成功证明“青春风暴”是CBA打破僵局之道;也有人认为,这种“豪赌式建队”终将被现实反噬。但无论如何,当21岁的林葳踏上赴美航班,当30岁的曾繁日权衡续约利弊可靠的炒股配资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球员的命运转折,更是整个CBA生态的缩影——在资本与情怀的博弈中,中国篮球的未来究竟该押注“天才”还是“体系”?
发布于:四川省